三伏天,是全年温度峰值与湿热交织的时段,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具体起止日期需结合二十四节气与干支纪日推算确定。自"入伏"起,多地将迎来持续性高温天气,开启"上蒸下煮"模式。
2025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初伏开始,至8月28日末伏结束,共计40天。这段被称作“伏天”的日子,是全年气温最高、湿度最大、阳气最盛的时段。
2025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这段全年最闷热的时段,气候呈现“高温+高湿”的双重特点:地表热量持续累积,空气湿度常超80%,人体如同被裹进一层看不见的“湿热棉被”。中医认为,此时阳气外浮于体表,内脏反而处于“相对虚弱”状态,加上汗液流失带走钾、锌等微量元素,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便容易形成“外热内虚”的恶性循环——毛孔大开散热的同时,湿气趁虚侵入经络,导致肢体沉重;心火因暑热而亢盛,又反过来消耗阴液,让人既烦躁又乏力。三伏天是“阳盛于外、阴伏于内”的转折点,若能顺应天时调养,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展开剩余64%面对这种“暑湿伤阳”的疲惫,古人早有智慧应对。《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的原则,强调三伏天需通过“清补”调和阴阳。所谓“清”,是祛除体内湿热,避免大鱼大肉或冰饮冷食加重负担;“补”,则是补充因出汗流失的营养,尤其要顾护脾胃与阳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难以每日熬煮中药汤剂,但可通过日常饮食与温和滋养实现调养。
此时,一款融合传统草本与现代营养的产品或许能成为解疲助手。聚神启骨胶原牡蛎双肽黄精枸杞固体饮料,其配方设计颇具巧思:牡蛎双肽提取自深海牡蛎,富含锌元素与牛磺酸,能快速补充夏季因出汗过多流失的微量元素;黄精与枸杞的组合则源自中医“药食同源”理念,黄精滋阴润燥,枸杞养肝明目,二者搭配可改善暑热导致的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更特别添加骨胶原,针对空调房久坐引起的关节僵硬,帮助增强关节润滑。这款饮品采用独立小袋包装,无需冲泡即可直接服用,口感酸甜不腻,晨起或午后来上一支,在不知不觉中能量满满。
当然,任何滋养品都需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三伏天里,适当减少剧烈运动,选择八段锦、傍晚散步等舒缓运动;饮食多甘淡少寒凉,用绿豆百合汤替代冰奶茶;午间小憩15分钟,让心脏与大脑得到短暂休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加上日常的草本调养,便能帮我们打破“越累越虚、越虚越累”的怪圈
当蝉鸣渐弱,立秋的风悄然吹起时,愿我们都能以更轻盈的状态,迎接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视觉、插图|部分图例来源网络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
发布于:浙江省怎么在手机上买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