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8世纪下半叶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其海军却先于其立国而存在。早期的美国海军由英制和法制舰艇组成,从19世纪中期开始,逐渐走上高速发展之途。美国内战爆发后,北军“莫尼特”号在弗吉尼亚附近与南军“弗吉尼亚”号进行的交锋成为第一次铁甲舰对铁甲舰的战斗。“莫尼特”号更因为其首次采用了旋转式炮塔而被后人认为是炮塔舰的先驱。当然,以现代人眼光来看,这些仅以近身格斗为目的的简陋军舰可能与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为美国近代海军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强大的美国海军正是从铁甲舰时代末期开始的,关于这部分舰艇的介绍将会是本章的重点。
“弗吉尼亚”号图片
图片
“弗吉尼亚”号为南军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该舰于1861年7月11日下达建造命令,1862年2月17日入役,但是直到3月7日才完工。
“弗吉尼亚”号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南军建造的一艘蒸汽铁甲舰,该舰利用被大火焚毁的木质蒸汽巡航舰“梅里马克”号(Merrimack)仍旧保存完好的接近水线及以下部分的船壳和动力系统制成。水线以上部分重新以610毫米木板建造了一个较长的梯形炮室,在外层敷设104毫米铁甲,构成一个封闭式的装甲堡。此外,该舰还在木质甲板上敷设有25毫米薄铁甲。虽然这些熟铁材质的“装甲”以今天眼光来看几近不堪一击,但在实心炮弹仍是主流的19世纪中期,这样的防护足以抵御正常舰炮的攻击。由于仅仅被计划用于内河,同时也是为了增强防弹效果,“弗吉尼亚”号没有安装帆具,这使得其最高航速仅为5-6节,比普通人走路快不了多少。总的来说,“弗吉尼亚”号是一部相当原始的武器,它仅仅是个应急的产物,而并非像英国“勇士”号和法国“光荣”号那样具备现代化特征,这些南北战争时期盛极一时的武器在战争结束之后迅速被人们所遗忘。
“弗吉尼亚”号为人们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其在汉普顿锚地之战中的大放异彩。1862年3月8日,北军与南军在汉普顿锚地发生战斗,在陷入僵局之际,“弗吉尼亚”号如天降神兵般冲入战场,通过炮击和撞击击沉了北军木质巡航舰“坎伯兰”号(Cumberland)。随后,“弗吉尼亚”号与另一艘木质巡航舰“国会”号(Congress)进行了一小时激烈战斗,最终受损严重的“国会”号降旗投降。“弗吉尼亚”号本想将被俘船员放生,但北岸北军炮台却继续向其开火,这种违反战争协议的做法激怒了“弗吉尼亚”号的舰长,最终“国会”号被击沉并被南军报复性放火烧毁。次日清晨,“弗吉尼亚”号在追击一艘木质帆船时与担任其护卫的北军首艘铁甲舰“莫尼特”号相遇,随即战火被点燃。这也是第一次铁甲舰之间的战斗。由于双方的炮弹皆无法击穿对手的装甲,这场一对一缠斗以平局结束。5月10日,北军占领诺福克,由于“弗吉尼亚”号不能进入海洋,南军只得将其炸毁后撤离。
图片
“莫尼特”号图片
“莫尼特”号是北军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该舰于1861年10月25日开工建造,1862年1月30日下水,1862年2月25日服役。
“莫尼特”号是一艘铁壳蒸汽船,也是北军的第一艘铁甲舰。由于其属于小船扛大炮的典型,后来人们把类似这样的低干舷、纯粹以蒸汽动力推进、拥有一至两座可旋转的全封闭炮塔的铁甲小型军舰统称为“莫尼特”,意即“浅水重炮舰”。北军在美国内战期间建造了很多类似“莫尼特”号的浅水重炮舰,这里仅以最著名的首舰“莫尼特”号为例加以介绍。“莫尼特”号破天荒地安装了历史上第一座可完全旋转的封闭式炮塔,该炮塔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带动旋转,在1862年2月9日的测试中,其旋转一周仅需22.5秒。整个炮塔由203毫米厚的铁甲锻造而成,在当时属于超群的防御力。由于其干舷极短,甲板上除了炮塔和烟囱几乎没有其他建筑物,因此在海战中很难被敌军炮火击毁。
由于战事紧急,“莫尼特”号从开工到完工仅花费了101天,之后便被迅速投入战场。1962年3月9日清晨,该舰在汉普顿锚地与南军铁甲舰“弗吉尼亚”号进行了一场堪称“史诗”式的对决,但在经历了长达4小时的缠斗中,由于双方的炮弹皆无法击穿对手的装甲,而不得不以平局告终。在北军攻克诺福克后,“莫尼特”号航行至詹姆斯河以炮击支援部队。当年年底,“莫尼特”号在执行封锁北卡罗来纳州的命令时,不幸在哈特拉斯角附近遭遇风暴沉没。
图片
“德克萨斯”号图片
“德克萨斯”号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远洋型铁甲舰。该舰于1889年6月1日开工建造,1892年6月28日下水,1895年8月15日服役。
尽管早在美国内战时期南北双方便建造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铁甲舰,但这些船只中并没有一艘能够进行远洋作战,因此并不具备与他国海军抗衡的能力。到19世纪末,美国国力快速发展,建造新式战舰已经势在必行。作为美国的第一艘“战列舰”,“德克萨斯”号便在此时被推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舰并未获得“BB-1”的编号(美国人将其视为岸防战列舰,或二等战列舰)。“德克萨斯”号采用两座单发305毫米主炮,但炮塔采用了较为保守的中央装甲堡对角线式布局,因此从外观来看更像是一艘1880年左右的铁甲舰。由于设计上的落后,该舰很快沦为二线装备。
“德克萨斯”号在建成后因事故而不得不推迟服役。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德克萨斯”号参加了封锁古巴海岸的军事行动以及圣地亚哥战役。战争结束后,该舰返回国内进行改造,但改造中断而被闲置。1908年,该舰被任命为查尔斯顿的警戒船,后于1911年更名为“圣马尔克斯”,作为靶舰继续使用。1912年3月,该舰在火炮实验中被友舰“新罕布什尔”号击沉。
图片
“缅因”号图片
“缅因”号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主炮口径最小的一艘战列舰。该舰于1889年6月1日开工建造,1892年6月28日下水,1895年8月15日服役。
“缅因”号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的爆炸沉没导致了美西战争的爆发。至今仍有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美国政府为了挑起美西战争而精心策划的阴谋。“缅因”号在建造之前便以“二等战列舰”的标准来设计。其主炮为两座呈对角线布置在中央装甲堡的双联装254毫米主炮,与“德克萨斯”级十分类似。该舰的装甲防护和航速与“德克萨斯”号相比皆略有缩减,考虑到该舰的定位,这样的性能参数也并非不能接受。
“缅因”号与“德克萨斯”号在同一天服役。该舰在服役后驻扎在新泽西,后转入波特兰岛参加演习。1898年1月,“缅因”号由美国佛罗里达出发驶往到古巴哈瓦那,三周后的2月15日晚上9时40分,停在哈瓦那港的“缅因”号发生突然爆炸。爆炸威力巨大,几乎将船体的三分之一炸得粉碎,其余残骸迅速沉入海面,造成266人死亡。美国指控“缅因”号的爆炸是西班牙一手策划的结果,并借此挑起了美西战争。最后的结果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美国战胜西班牙控制了古巴这块宝地。这或许就是“缅因”号存在的最大价值了。
图片
“印第安纳”级图片
“印第安纳”级是美国所建造的第一级被正式授予战列舰编号的主力舰。该级舰共建成3艘,分别为“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和“俄勒冈”号。“印第安纳”号于1891年5月7日开工建造,1893年2月28日下水,1895年11月20日服役。“马萨诸塞”号于1891年6月25日开工建造,1893年6月10日下水,1896年6月10日服役。“俄勒冈”号于1891年11月19日开工建造,1893年10月6日下水,1896年7月15日服役。
“印第安纳”级与最早的两艘铁甲舰“德克萨斯”号和“缅因”号几乎同时服役,然而作战性能却提升了一大截。其采用35倍口径330毫米双联装主炮,在当时算是前无畏舰主炮中的佼佼者。不过由于干舷较标准战舰要低一些,“印第安纳”级的远航抗浪能力较弱,也因此仍旧被美军划在近海军舰一类。在防御上,该级舰采用哈氏钢且装甲厚度较为可观,在正常交战距离可以抵御大部分敌舰火力的攻击。该舰的设计航速仅为15节,不过海试时能够达到15.6-16.8节,属于中等偏低水准。总的来说,“印第安纳”级在其所属的年代是一级中庸的主力舰,这也体现了美国在早期主力舰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印第安纳”号在服役之后参加了美西战争,负责对古巴圣地亚哥港的封锁。然而当西班牙舰队逃跑后该舰的低航速使其不得不退出战斗。战后,该舰接受了几次现代化改造,但是很快便过时了。于是大部分时间都沦为训练舰或在后备舰队服役。一战爆发后,该舰担负美国舰队的训练任务,在1919年被改装成靶舰,后在次年的空中轰炸实验中被击沉。
“马萨诸塞”号在美西战争期间经历过一次副炮炮塔爆炸和一次搁浅事故,造成了少量伤亡。1906年,该舰被重建,但经过评估后,被认为已经过时,因此被放在后备舰队直至1914年退役。1917年,由于美国的参战,该舰被重新启用作为炮手训练舰。1919年3月,该舰退役,后于1921年被凿沉。
“俄勒冈”号在建成后曾短暂在太平洋舰队服役。美西战争爆发后,该舰被用于和姐妹舰们一样的任务。战后,“俄勒冈”号被送回太平洋,参加了菲律宾-美国战争,之后于1903年到达亚洲水域执行警戒任务。1906年,该舰回国被解除武装。1917年美国参与一战,“俄勒冈”号重新服役,担负运输任务,最后于1919年退役。1925年,闲置的该舰被借给俄勒冈州作为纪念碑展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军急需军费,该舰被认为其经济价值大于历史价值,于是被带回海军。不过海军认为其仍有价值,于是将其作为弹药输送船服役了一段时间。1956年,该舰最终被作为废铁出售给日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阿华”号图片
“依阿华”号是美国第一艘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主力舰。该舰于1893年8月5日开工建造,1896年3月28日下水,1897年6月16日服役。
“依阿华”号在“印第安纳”级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增加了干舷高度以适应远洋航行。该舰也被认为是美国第一艘前无畏舰。为了维持稳定性,该舰采用了较轻的305毫米主炮,不过由于当时各国主力舰皆采用相同口径的主炮,因此在火力上并无劣势。“依阿华”号将动力提升至11000马力,因而具备17节的航速,明显优于“印第安纳”级。
“依阿华”号在建成之后正好赶上了美西战争,并被投入实际作战行动中去。由于其航速较快,因而在圣地亚哥海战中表现十分活跃。战后,“依阿华”号曾进行现代化改造,但仍被认为过时而退居二线。其在一战中主要担任运输一职,后于1919年退役,被改装为靶舰。1923年,作为靶舰的“依阿华”号在演习中被新式战列舰“密西西比”号击沉。
图片
“奇尔沙治”级图片
“奇尔沙治”级是第一级在主炮炮塔上叠装副炮炮塔的美国战列舰。该级舰共建成2艘,分别为“奇尔沙治”号和“肯塔基”号。“奇尔沙治”号于1896年6月30日开工建造,1898年3月24日下水,1900年2月20日服役。“肯塔基”号于1896年6月30日开工建造,1898年3月24日下水,1900年5月15日服役。
“奇尔沙治”级继承了“印第安纳”级的330毫米大口径主炮,但干舷高度达到正常主力舰水准,因此仍旧具备远洋航行能力。“奇尔沙治”级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在主炮炮塔上叠装副炮炮塔,以节省舰上宝贵的空间。这项技术在后续舰型上仍有采用。
“奇尔沙治”号在建成后服役于北大西洋舰队。在1907至1909年作为著名的大白舰队中最老的战列舰参加了环球航行。归国后该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后于1911年重新在大西洋服役。一战爆发后,该舰在1916至1919年被用作训练舰。1920年,“奇尔沙治”号被改为起重机船,最后在1955年被变卖。值得一提的是,该舰是美国唯一一艘没有以州名来命名的战列舰。
“肯塔基”号在其服役生涯里没有经历过任何战斗,堪称“和平之舰”。在随大白舰队完成环球航行后,该舰于1910至1915年间被现代化改造,后在墨西哥海岸游弋至1916年,回国后再未出航。1920年,该舰被改为训练舰,最后在1923年被变卖。
图片
图片
“伊利诺斯”级图片
“伊利诺斯”级是采用新式炮塔的第一批美国战列舰。该级舰共建成3艘,分别为“伊利诺斯”号、“亚拉巴马”号和“威斯康星”号。“伊利诺斯”号于1897年2月10日开工建造,1898年10月4日下水,1901年9月15日服役。“亚拉巴马”号于1896年12月1日开工建造,1898年5月18日下水,1900年10月16日服役。“威斯康星”号于1897年2月9日开工建造,1898年11月26日下水,1901年2月4日服役。
“伊利诺斯”级战列舰采用了最新设计的正面带有一定倾角的主炮炮塔,其相比老式的圆柱形垂直炮塔更具备现代化气息。“伊利诺斯”级的主炮为330毫米口径,但由于没有采用大口径(203毫米)副炮,该级舰似乎显得火力不足。在外观上,“伊利诺斯”级采用了与英国“皇家主权”级类似的并列式双烟囱,这也使得该舰在美国海军中识别度相对较高。
“伊利诺斯”号虽然是该级舰最早计划的,却是最后动工和服役的。该舰在1902至1903年间在被大西洋舰队服役,后参加大白舰队环球航行。1912年,“伊利诺斯”号成为训练舰,直到1919年都担任训练舰。1924年,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该舰被改为浮动军械库,最后在1956年被变卖。
“亚拉巴马”号的服役前期是在北大西洋舰队度过的,在此期间它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1909至1912年间,该舰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后作为后备舰队的训练舰,一直到一战结束。1921年起,“亚拉巴马”号被用作靶舰,后于1924年被当成废铁变卖。
“威斯康星”号在服役时被作为太平洋舰队的主力,1903年被调至亚洲舰队,后于1906年回国,参加了大白舰队。1912年,该舰降为训练舰,随着一战爆发和美国的参战,“威斯康星”号在担任训练舰的同时还被用作海岸巡逻舰。1920年,该舰退役,后于1922年被变卖。
图片
1901年的“伊利诺斯”号彩色侧视图
图片
图片
“缅因”级图片
“缅因”级是首级在装甲中使用了克氏钢的美国战列舰。该级舰共建成3艘,分别为“缅因”号、“密苏里”号和“俄亥俄”号。“缅因”号于1899年2月15日开工建造,1901年7月27日下水,1902年12月29日服役。“密苏里”号于1900年2月7日开工建造,1901年12月28日下水,1903年12月1日服役。“俄亥俄”号于1899年4月22日开工建造,1901年5月18日下水,1904年10月4日服役。
“缅因”级由于使用了克氏钢与哈氏钢的叠加式设计,而使装甲总厚度减少,减轻的重量得以在更多的部位敷设装甲。因此虽然其水线处装甲厚度仅为203-279毫米,防御效果却好于最厚处超过400毫米的前几级战列舰。此外,该舰的动力提升至16000马力,这使得吨位有所增加的该舰航速反而升至18节,达到当时前无畏舰的主流水准。
“缅因”号继承了1898年在美西战争爆发前被炸毁的那艘二等战列舰的舰名,主要服役于大西洋。在服役初期,该舰是大西洋舰队的旗舰,直到其在1907年参加大白舰队环游世界。回到国内后,“缅因”号担任了第三分舰队的旗舰。一战爆发后,“缅因”号被用作训练舰,直到1920年退役。该舰最终于1922年被拆毁。
“密苏里”号建成后在大西洋舰队服役,随后随大白舰队环游世界。回国后,该舰于1910年短暂退役,后来由于美国参加了一战而被重新征召,并担任训练舰。1919年,该舰曾作为运兵船将美军士兵由法国运回国内。当年9月,该舰退役,随后于1922年被变卖。
与前两艘姐妹舰不同,“俄亥俄”号在建成后服役于亚洲舰队。1907年12月,该舰加入大白舰队进行环球航行。在1909年舰队返回本土后,“俄亥俄”号加入了大西洋舰队。1914年墨西哥革命期间,该舰被派往墨西哥以维护美国在当地的利益。一战爆发后,该舰在本土担任训练任务。“俄亥俄”号于1919年7月退役,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在1923年报废。
图片
图片
图片
“弗吉尼亚”级图片
“弗吉尼亚”级是最后一级在主炮炮塔上叠加副炮炮塔的美国战列舰。该级舰共建成5艘,分别为“弗吉尼亚”号、“内布拉斯加”号、“佐治亚”号、“新泽西”号与“罗德岛”号。“弗吉尼亚”号于1902年5月21日开工建造,1904年4月6日下水,1906年5月7日服役。“内布拉斯加”号于1902年7月4日开工建造,1904年10月7日下水,1907年7月1日服役。“佐治亚”号于1901年8月31日开工建造,1904年10月11日下水,1906年9月24日服役。“新泽西”号于1902年5月3日开工建造,1904年11月10日下水,1906年5月12日服役。“罗德岛”号于1902年5月1日开工建造,1904年5月17日下水,1906年2月19日服役。
“弗吉尼亚”级与其前任“缅因”级相比是全新的舰型。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在美西战争之后才公布,因此充分解决了战争中双方军舰暴露出的问题。“弗吉尼亚”级的基本设计吨位为14948吨,较之前的造舰计划大幅提升。显著增大的船体提供了升级更强大武备和更严密防护设施的平台。关于主炮和副炮是否叠加的问题,海军内部曾发生争论,但1899年10月最终确定下来该级舰还是采用叠加方式,这样可以使船体长度得到控制。“弗吉尼亚”级的装甲布局得到改善,厚度与“缅因”级基本相同,动力为19000马力,这使得长度超出“缅因”级十几米的“弗吉尼亚”级仍能以高航速前进。
“弗吉尼亚”号在建成后被分配给大西洋舰队,其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训练和演习,以维持战备状态。1907至1909年,该舰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后于1913至1914年参与了美国对墨西哥内战的干涉,包括占领维拉克鲁斯(Veracruz)的行动。一战爆发后,随着美国的参战,“弗吉尼亚”号执行护航运输船队的任务。在此期间,该舰曾短暂担任过第一和第三运输船队的主力。一战结束后,“弗吉尼亚”号前往法国迎接美国士兵回国。1920年,该舰退役,后于1923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布拉斯加”号在服役后航行至美国西海岸,随后与到达这里的大白舰队一同环球航行。墨西哥内战时该舰被部署在墨西哥海岸,之后于1916年短暂退役。1917年4月,随着美国加入一战,该舰重新服役,用作训练和护航任务。1919年,该舰被转至太平洋舰队,不到一年便于1920年7月退役,最后于1923年被拆毁。
“佐治亚”号建成后,在大西洋舰队服役。1907年,该船艉炮塔上的203毫米炮发生爆炸,造成21人死亡。修复后该舰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回国后,“佐治亚”号参加了墨西哥内战,后于1916年初短暂退役。1917年4月,随着美国加入一战,该舰重新服役,用作训练和护航任务。战争期间“佐治亚”号唯一的伤亡来自舰上的严重拥挤和恶劣环境。1920年,该舰转至太平洋舰队担任第二分队旗舰。1922年,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佐治亚”号退役,并于次年被变卖。
“新泽西”号的全部服役生涯均在大西洋舰队度过。该舰在随大白舰队环球航行后与姐妹舰一同参加了占领维拉克鲁斯的行动。一战时期,该舰用作训练和护航任务,战后被派去迎接归国士兵。1920年,该舰退役,后于1923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罗德岛”号在建成后主要担负大西洋舰队的日常训练,期间随大白舰队环球航行。墨西哥内战爆发后,该舰被部署在墨西哥海岸。一战爆发后,“罗德岛”号被派往东海岸进行反潜巡逻。一战结束后,该舰被派去迎接归国士兵。1920年,“罗德岛”号退役,后于1923年被变卖。
图片
“康涅狄格”级图片
“康涅狄格”级是美国建造过的最强一级前无畏舰。该级舰共建成6艘,分别为“康涅狄格”号、“路易斯安纳”号、“佛蒙特”号、“堪萨斯”号、“明尼苏达”号与“新罕布什尔”号。“康涅狄格”号于1903年3月10日开工建造,1904年9月29日下水,1906年9月29日服役。“路易斯安纳”号于1903年2月7日开工建造,1904年8月27日下水,1906年6月2日服役。“佛蒙特”号于1904年5月21日开工建造,1905年8月31日下水,1907年3月4日服役。“堪萨斯”号于1904年2月10日开工建造,1905年8月12日下水,1907年4月18日服役。“明尼苏达”号于1903年10月27日开工建造,1905年4月8日下水,1907年3月9日服役。“新罕布什尔”号于1905年5月1日开工建造,1906年6月30日下水,1908年3月19日服役。
图片
图片
尽管在“康涅狄格”级之后美国仍建有最后一级前无畏舰“密西西比”级,但从各方面来看“康涅狄格”级都是美国版“终极”前无畏舰。该舰在设计上与“弗吉尼亚”级较为相似,但将原本背负在主炮塔之上的两座203毫米炮独立安装在船肩,消除了两座重叠炮塔无法同时开炮的设计缺陷。除此之外,该级舰还以178毫米炮全面替换了152毫米炮。这两项举措使得该级舰整体火力大为提升。在防护上,“康涅狄格”级的防御面积比“弗吉尼亚”级更广,但削弱了部分区域的厚度。在航速上,“康涅狄格”级的动力仅为16500马力,因此航速降为18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级舰改善了煤仓,使得续航力提升了约三分之一。总体来看,“康涅狄格”级性能优异,基本可以跻身最强前无畏舰之列。
“康涅狄格”号在服役之后作为旗舰参加了纪念詹姆斯敦殖民地建立300周年的纪念仪式,紧接着又作为旗舰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在此之后直至一战爆发前,“康涅狄格”号主要用于训练。美国参加一战后,该舰主要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并在战争结束后将士兵运送回国。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了战列舰的总吨位,因此一些旧式战列舰就必须进行清洗。“康涅狄格”号于是在1923年3月1日退役,同年11月1日被变卖。
图片
图片
“路易斯安纳”号主要服役于美国东部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该舰随大白舰队进行了环球航行,之后于1910和1911年两次前往欧洲。墨西哥内战爆发后,“路易斯安纳”号被派去维护美国利益。一战期间,“路易斯安纳”号被用作训练舰,并在战争结束后将士兵运送回国。1920年,该舰退出现役并于1923年拆毁。
“佛蒙特”号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后该舰在墨西哥内战执行任务时,有两名船员获得了荣誉勋章。一战期间,“佛蒙特”号被用作训练舰,并在战争结束后将士兵运送回国。1920年,该舰转入预备役,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被迫拆毁。值得一提的是,该舰的舰钟至今仍保存在佛蒙特州的国议大厦。
“堪萨斯”号在建成后不久即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该舰相继参与镇压了中北美洲一些小国的动乱并在墨西哥内战中表现活跃。一战爆发后,该舰作为训练舰和护航船只贡献了力量,并在战争结束后将士兵运送回国。该舰的战后生涯较为短暂,在1920至1921年间作为教练舰培训美国海军学院学员。该舰最后在1923年8月被变卖。
“明尼苏达”号在建成后不久即参加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之后于1912年开始卷入加勒比海的一些国家冲突中去,包括镇压古巴起义和干涉墨西哥内战。1916年,该舰短暂退役,但随着美国参加一战而再度服役。1918年9月,该舰被德国潜艇所布的水雷命中,受损严重。由于“明尼苏达”号已经落伍,维修工作被拖延而没能完成。该舰最后在1921年退役并于3年后拆毁。
“康涅狄格”级最后一艘“新罕布什尔”号在下水后不久即迎来英国“无畏”号战列舰服役的消息,该舰也因此在一夜之间过时,但仍旧完成了建造。1912年,该舰在演习中击沉了已沦为靶舰的美国第一代铁甲舰“德克萨斯”号。“新罕布什尔”号也参加了干涉墨西哥内战的行动,并且舰长被授予荣誉勋章。一战爆发后,该舰主要从事训练和护航任务,并在战争结束后将士兵运送回国。该舰最后在1923年被变卖。
图片
拍摄于1911年,正在进行侧舷齐射的“新罕布什尔”号
“密西西比”级图片
“密西西比”级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前无畏舰。该级舰共建成2艘,分别为“密西西比”号和“爱达荷”号。“密西西比”号于1904年5月12日开工建造,1905年9月30日下水,1908年2月1日服役。“爱达荷”号于1904年5月12日开工建造,1905年12月9日下水,1908年4月1日服役。
“密西西比”级是“康涅狄格”级的缩小和“阉割”版。该级舰大幅缩减船体长度并减少了一根烟囱,这也是其与“康涅狄格”级在外观上最显著的差别。“密西西比”级的水线装甲最大厚度由“康涅狄格”级的279毫米削减为229毫米,其余均保持不变。此外,该级舰的动力仅为10000匹马力,这使得其在船体大幅缩小的情况下最高航速仍减为17节。
“密西西比”号在1909年参加了古巴总统何塞·米格尔·戈麦斯的就职仪式并接受了检阅。之后该舰主要作为训练使用,辗转于大西洋与太平洋舰队。1912年,“密西西比”号被编入预备役舰队,1913年12月,该舰进行了早期水上飞机实验。墨西哥内战爆发后,该舰曾首次使用水上飞机进行侦察。同年7月,该舰退役并与姐妹舰“爱达荷”号一同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希腊海军。该舰在希腊海军中一直服役到二战时期,于1941年被德军轰炸机炸沉。
“爱达荷”号在建成后不久即将后桅杆改成笼状以作为实验,后来美军主力舰大多采用了这种设计。其前期生涯与姐妹舰“密西西比”号类似,主要用于各种训练。1913年10月,该舰被编入预备役舰队,后出访了直布罗陀、那不勒斯等地。该舰被卖给希腊海军后,与姐妹舰一起被德军轰炸机炸沉。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怎么在手机上买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